![]() |
1582年,公曆取代了儒略曆,意外地令10天從歷史上消失了。儒略曆(Julian Calendar)這個詞語對讀歷史的人應該並不陌生。尤其是1917年俄國爆發的革命,實際爆發於在公曆11月7日,卻因為俄國當時仍使用的儒略曆尚在10月而得明「十月革命」。儒略曆是現代公曆出現前流行於歐洲的曆法,到底它與公曆有何差距?(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1582年,公曆取代了儒略曆,意外地令10天從歷史上消失了。儒略曆(Julian Calendar)這個詞語對讀歷史的人應該並不陌生。尤其是1917年俄國爆發的革命,實際爆發於在公曆11月7日,卻因為俄國當時仍使用的儒略曆尚在10月而得明「十月革命」。儒略曆是現代公曆出現前流行於歐洲的曆法,到底它與公曆有何差距?
儒略曆是太陽曆的一種。公元45年(羅馬建城年709年),羅馬終身執政官凱撒.尤利烏斯採納埃及天文學家索西琴尼(Sosigenses),一直在歐洲沿用至中世紀,部分地區更沿用至今。這套曆法以凱撒的姓氏尤利烏斯(Julius)為名,中文一般將「Julian」音譯作「儒略」。
延伸閱讀:【漫談】太陽曆與太陰曆
![]() |
儒略曆名字來源的凱撒。(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奧妙就在於「閏年」的次數。我們今天都知道地球的公轉周期是約365.25天,故此每4年便會多出一天,須以閏年的方式解決。古人也很早發現了閏年的規律,公元前713年古羅馬的曆法已是365.25天。問題是,地球實際的公轉周期並非確切就是365.25天,而是約365.2422天。兩者相差好像很少,但每128年便會多出一天。使用千多年後,歐洲人開始發現春分點與復活節計算上與實際的天體周期已出現很大差異,頓然發現儒略曆曆法有錯誤。至16世紀初,意大利地區開始研究新的曆法,最終由南意利的天文學家里利烏斯(Aloysius Lilius)提出,並由教廷的顧問克拉維斯(Christopher Clavius)編訂出新曆。
![]() |
改變曆法的格里高列十三世(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但儒略曆使用到1582年時,日子已比實際日子多出了10天。為了消除多出的10天,於是教宗規定公元1582年10月4日的次日便是10月15日。故此在部分西方地區(只限於那些在1582年已採用新曆的國家),並不存在1582年10月5至10月14日這10天。這套曆法便是一直沿用至今天的公曆,又以教宗的宗號命名為「格里高列曆」(Gregorian Calendar)。
不過,雖然格里高列曆從科學上是正確的,但並不是整個歐洲地區都馬上改用新曆。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歐洲的宗教爭議上。在歐洲傳統中,羅馬教廷向來是掌握一切科學解釋權的機構。然而並非所有歐洲國家都跟隨羅馬教廷——在11世紀,希臘東正教會與羅馬教會大分流後,很多東歐國家就跟隨希臘東正教會而不跟隨羅馬教會;更糟的是1517年馬丁路德引起新教改革後,西歐像英國、荷蘭、北德很多地區已改信新教。
![]() |
17世紀的歐洲宗教分布圖:天主教(綠)最先使用格里高利曆;新教(黃、藍、橙)在18世紀陸續改用;而東正教(粉紅)更要到20世紀初才改用。(網路圖片) |
西班牙、法國、意大利諸邦等天主教國家固然樂於馬上跟隨教宗的決定改用格里高列曆。但很多新教國家並不肯接受教廷的指示,一直要到18世紀才陸續棄用儒略曆(例如英國於1752年才改用)。可能基於認為儒略曆才是羅馬正朔的觀念,東正教國家更加晚使用格里高列曆,一直要到20世紀初。例如俄國1917年十年革命後,蘇聯終於在1918年改用新曆;東正教的大本營希臘和土耳其更晚,分別於1923年和26年改行。亞洲國家中,最早使用公曆的是日本,1873年明治維新後便開始使用,而中國則在1912年民國元年開始使用。近代的伊斯蘭國家日常中也起用格里高列曆。【注2】可以說,格里高列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曆」。
不過時至今日,仍有很少數地區在使用儒略曆。東正教在計算宗教日子時,乃堅持會用改革後的儒略曆。而有一些地區,像英國(蘇格蘭)的昔德蘭群島(Shetland)、北非柏柏人(Berbers)所用的傳統曆法、以及希臘內一個東正教神權自治體「阿索斯山」(Mount Athos)今日尚在使用儒略曆。順帶一提,今天(9月24日)在儒略曆是9月11日。
![]() |
時至今日,東正教的節日仍以儒略曆計算。(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西醫外科霸權的形成
注1:二月原來有29天。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登位後將誕生月份「八月」用他命生冠名為「August」,並由原來30天的小月改為31天的大月。多出的一天順理成章從最後一個月的「二月」扣除,變成今天的28天。
注2:伊斯蘭世界的宗教曆法為太陰曆的一種,從來與西方主流的太陽曆不同。雖然大部分伊斯蘭國家現在都於日常中使用公曆,但在宗教上伊斯蘭曆仍是有法定地位,像齋月等節日也是以伊斯蘭曆計算。